第2章 寻找做传人-《十魔障》
第(2/3)页
来人道,只为寻找做传人。
你是?
我是蒲松龄。
吴真豁然站住,不可能。蒲松龄死在1715年,自己怀里那本《聊斋志异》的序言里,写的清清楚楚。再说,蒲松龄是儒士,怎么可能死后进入铜镜。
来人道,只要你答应做传,你就能逃离这些幻境。
什么幻境?
就是这些!
来人脚下的光明忽然形成一个圆球,将来人和吴真罩住,光明外,有猛虎、有狼群、有成群结队的狐狸,从黑夜中,伸出头来,躯干还隐没在无边无际的黑暗。眼眸寒光闪闪,似乎随时张嘴,冲上来撕裂吴真。
吴真道,做传可以,为什么是我?
来人道,听我慢慢道来。
我们华夏文明,从来就有四条支线,每一条支线都有自己的做传人。第一条支线就是道家。道祖老君亲自写成《道德经》,指引后世的修仙人体认路径,所以仙道代代有人,并且写成了卷帙浩繁的《道藏》;第二条支线就是儒家,儒家的开山祖师就是孔子,虽然一生述而不作,但是三千弟子,七十二贤人,将老师的学问传布九州。晚年亲手编订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《易经》、《春秋》,乃华夏文明集大成者,所以被称为“素王”、“大成至圣先师”。道统延续,直至晚清。第三条支线就是佛家,汉武帝元狩中霍去病讨匈奴,得休屠王金人,烧香礼拜,这就是佛教流通中土的源头。想来也几千年了,早已融入华夏文明,有赫赫然总集《大藏经》。儒释道在凡夫眼中,三教同源是一家,哪里是一家啊?
自称蒲松龄的人,说完这些,默默摇头。
吴真问道,那您老说的第四条支线是什么?
来人道,以上三家儒释道,代有英才,为其祖师弘道,每一个弘道者就是每一家的做传人。第四条支线,却是隐线,这条支线么……
来人话语忽然一顿,用手指了指围在光明之外的虎狼,又说道,就是他们。
吴真抬眼看去,用自己眼锋迎上那冷冷的一束束寒光,双方逼视,剑拔弩张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