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63.可借鉴的“前辈”-《最爽新人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实际上,腾迅最终以明确的形态走上了构建IP的道路,是为了适应未来文化娱乐市场的变化,开始有意识地从做单线的产品过度到对文化体系的构建。尽管国内文化娱乐市场在那几年增长迅猛,但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、新增人口数降低以及娱乐市场培育的成熟,娱乐市场的整体规模趋于稳定将是必然,电影也好、游戏也罢,作为单品变现的模式不仅可持续发展的特质模糊,并且天花板清晰可见。

    随后,腾迅开始尝试着IP构建的“本地化”。

    到了2018年,腾迅正式将“泛娱乐”升级为“新文创”,其升级点包括两个核心:更系统地关注IP的文化价值构建;升级塑造IP的方式、方法。这样一来,通过新文创的升级,腾迅以IP运营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构建就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,它将整合此前泛娱乐体系的实践经验,制定与提供更能串联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IP标准。

    这里还有一点需要着重分析,那就是电竞产业。

    作为腾迅在文创产业的最后一项独立板块,电竞并不是一开始就独立存在的,而是游戏产品服务的附属业务。

    虽然与游戏、动漫、文学、影视同属于新文创数字内容矩阵,但电竞是从游戏衍生出来的,推动电竞形成独立产值就成为了塑造电竞IP的关键。

    这就决定了电竞的IP运营方式将会更加侧重整个产业生态的构建,而不是单个作品的IP,比如某个电影角色、游戏人物、具体某一部。也就是说,腾迅对于电竞是要直接、间接的参与到全产业链的构建当中。

    体育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塑造,是电竞业务得以开展的关键。在脱离了游戏产品的束缚之后,电竞的本质是体育,从理论上看,电竞与足球、篮球无异,而其中具有领军意义的头部赛事就与英超、NBA相当,建设电竞的着力点应该是如何塑造一个迎合年轻人喜爱的体育生态,而不是去完善游戏产业的生态圈。

    唯有跳出游戏产业原有的壁垒和屏障,才能使电竞IP得以独立发展,在独立产值得以稳定发展后再与游戏、动漫、文学、影视发生联动,才能真正看到IP运作的价值。否则,电竞难以走出受制某一游戏寿命的轮回之命。《星际争霸》倒下,然后《魔兽争霸》接棒;《魔兽争霸》退出历史舞台后,《DOTA》继续扛旗。虽然电竞的形态一直在延续,但生态建设并没有得到延续发展,而是周而复始的建设、发展、灭亡,在不同的产品中演绎着一样的命运。

    如果无法从电竞的独立产值角度去塑造电竞文化的话,那么在当时流行的《英雄联盟》、《王者荣耀》所构建的电竞赛事体系也会重蹈前辈覆辙,哪怕从基础设置上已经领先前辈产品许多。

    游戏虽然有寿命的限制,但电竞文化与体育精神是更为深刻的传播,一旦电竞观赛习惯、相关的体育文化被深刻树立,《英雄联盟》、《王者荣耀》这些游戏仅仅是比赛项目的存在,观众、粉丝这些无非就是去换个项目去体验而已,就跟上个月看《复仇者联盟4》、这个月看《X战警》一样,消费的是看电影这个过程。

    所以,“体育化”是腾迅电竞破局的关键,将电竞注入到城市生活是主要通路。

    在周方远重生前,已经有LPL、KPL这样的头部赛事在手,在树立电竞文化的初级阶段,这种头部赛事将起到打破缺口带节奏的作用,将电竞作为一种日常行为习惯带入到城市生活当中。随着电竞的主客场制度、城市发展计划逐一开始落地,沪上、长安等城市都开始拥抱电竞。

    在当时那个阶段电竞是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来融入城市生活,就像足球、篮球这种传统体育一样,不仅驻扎在当地的俱乐部需要当地核心企业的支持,一些具有体育普及性的公司也需要调动各方资源才能完成,政府是能够起到沟通串联多方资源的角色。不过相比大规模的引入游戏公司、赛事执行机构来撑大电竞在城市内的门面来短暂刺激GDP,“体育化”的深度运营电竞IP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需要各方来明确核心目标和具体概念来追求更为长尾的综合效应。

    对于城市发展本身来看,也是需要电竞这种新兴的体育进入其中,年轻人需要新鲜的事物来刺激文化消费,电竞馆、网吧存在的意义等同于电影院、体育馆,都是文化消费的体验场景,将线上的电竞引入线下,是充实年轻群体文化消费的一种方式,对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有着促进作用。
    第(2/3)页